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,“大健康”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,未来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。以保健食品、药妆、功能性日用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,和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、咨询服务、疾病康复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将获益。
被誉为“中国商标第一案”的“王老吉”商标使用权纷争,并没有因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的一纸裁决书而告终,其影响仍在持续发酵,凭着“怕上火就喝王老吉”的广告语红遍大江南北的王老吉这次自己上了火。王老吉以“预防上火”为核心价值诉求,在加多宝的打造下推向市场。凭借对凉茶饮料功能性的清晰定位,王老吉一举成为该细分行业的绝对领先品牌。从某种意义上说,人们选择凉茶饮料是一种追求健康的自我“药”疗,符合“大健康”产业提出的健康生活方式。年销售额约160亿元、品牌价值近1100亿元的王老吉凉茶,成为中国“大健康”产业崛起的典型代表。
不知从何时起,我们身边谈论的关于健康的话题越来越多,我们接触到的各种有关健康的产品和服务也越来越多。超市里,各种功能性产品日渐增多;电视上,传统保健品和功能性产品的广告轮番轰炸;餐馆中,王老吉、苹果醋、鲜榨果蔬汁成为一种潮流。
“大健康”产业是根据时代发展、社会需求与疾病谱的改变,提出的一种全局性呵护健康理念。它围绕着人的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,关注各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和误区,提倡自我健康管理,即不仅有科学的健康生活,更要有正确的健康消费等。
治病更需防病
在不同历史阶段, 人们对健康认知、疾病预防的重点也有所不同,健康的内涵被不断更新。19世纪以来直至二次世界大战,在与传染性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,人类医学有了伟大进步,疫苗、磺胺药、青霉素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科技成就,也拉开了医药辉煌时代的序幕。
20世纪50年代后,二战后经济快速恢复,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,促使人类疾病谱由以感染性疾病为主转向以生活方式疾病、老年病为主,心脑血管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也随之而来。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这样阐述和呼吁改革美国的医药卫生体制:“正是医疗领域过高的成本,构成了对我们经济巨大的威胁。这是摆在我们家庭和企业面前的越来越高的障碍,是摆在联邦政府面前的一颗棘手的定时炸弹,更是美国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。”
改革开放后,全面向小康社会过渡的中国,也存在同样的健康挑战。亚健康人群增多、慢性病发病率上升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等频敲警钟,促使政府提出“预防前移战略”。可以说,全球医疗模式已由单纯病后治疗转向预防与治疗相结合。
中国古人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“治未病”的思想,阐明了“治未病”的重要性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有云:“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,不治已乱治未乱,此之谓也。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。”“治未病”包含两个方面:一是未病先防;一是已病防变。其对养生保健、防病治病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,数千年来一直有效地指导了中医学的防治实践。
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,很多人已经认识到疾病预防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,而疾病的预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。目前,预防医学发展的一个重大变迁,就是向社会预防发展。事实证明,只有通过广泛的健康教育、公平合理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以及社会多部门的合作等社会措施,才能达到减少疾病和早期发现、早期治疗、保障人人健康的目的。
2009年,国务院《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》(新医改方案)提出,医改的目标是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、医疗服务体系、医疗保障体系、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,其中,在建立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方面,要“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、健康教育、妇幼保健、精神卫生????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”,“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。医疗卫生机构及机关、学校、社区、企业等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,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????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”。医改指导方针的制定促进了中国“大健康”产业的快速成熟,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已将触角逐渐深入到疾病预防、养生保健、护肤美容等“大健康”领域。
从健康消费需求和服务提供模式角度出发,除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和以药品为主的医药工业外,我们常说的“大健康”产业更偏重于打造两条产业链:一是以保健食品、药妆、功能性日用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,主要以传统中药企业为主;二是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、咨询服务、疾病康复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。
中药衍生品领衔大健康产业
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,以中草药饮料、中药日化品、中药保健品等为代表的中药衍生品行业已逐步成熟,成为引领“大健康”产业壮大的中坚力量。
云南白药(000538,股吧)(000538)的“大健康”尝试是“王老吉”之外的又一经典案例。2004年,云南白药推出云南白药牙膏,开始从中药衍生品向现代日化产品拓展。云南白药牙膏采取的高价策略在当时并不为业内看好。然而事实上,云南白药凭借牙膏产品成功跨界。从2004年试销到2008年的5年间,云南白药牙膏销售总额已突破11亿元。到目前为止,云南白药牙膏市场份额仅次于外资品牌—佳洁士和高露洁,排名第三,成为连锁大卖场、专业卖场等渠道的第一民族品牌,也是功能性牙膏的第一品牌。
同样是在2004年,天士力(600535,股吧)(600535)集团董事长闫希军作出战略规划,在做强现代中药的基础上向“治未病”领域前移,以实施“五个一”工程为基本目标,即做优一盒药、一瓶水、一杯酒、一袋茶、一个健康管理与服务系统,全面进军“大健康”产业。
我国传统医药中的两大“名门”—同仁堂(600085,股吧)(600085)和片仔癀(600436,股吧)(600436),也利用品牌和资源稀缺性积极向药妆领域进军。同仁堂推出了同仁本草系列化妆品和立字号产品,片仔癀也推出了“皇后牌”与“片仔癀”两个化妆品品牌,以及片仔癀牙膏。
除此之外,有着400多年品牌历史的马应龙(600993,股吧)(600993),推出马应龙八宝眼霜系列。江中药业(600750,股吧)(600750)也进行了业务转型,连续推出了“初元”及“参灵草”两款保健产品。东阿阿胶(000423,股吧)(000423)推出“桃花姬”系列产品也是向“大健康”领域延伸的尝试。
当前,药物研发成本与日俱增,研发难度和上市周期在不断扩大。在原材料尤其是中药材成本快速上升的大环境下,医药行业饱受基本药物制度、招标采购和药品价格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困扰,处方药的竞争日益加剧。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、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势下,药企向“大健康”领域延伸,发展新业务,拓展新市场,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、调整需求结构、提升消费水平、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。
中药衍生品进军“大健康”产业具有天然的优越性。首先,中药企业具备品牌优势,如同仁堂、片仔癀、云南白药、东阿阿胶、王老吉等是几百年来中华中医药文化积淀的典型代表,品牌效应已深入人心。医药生产的高技术、严管理、重功效的特点,为中药企业塑造了可信赖的形象,使中药企业的衍生品更易获得消费者认可。
其次,中药企业具备研发及质量优势。中医讲究“药食”,在完善的研发体系和质量控制下,中药企业从药品到食品的跨越几乎不存在技术壁垒,且可以从草本或动物体中提取有益成分,放大中药衍生品在日化品、保健品或其他市场上的发展空间。
健康管理服务价值凸显
“大健康”产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健康管理服务产业。健康管理是最近二三十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逐步兴起的,在中国的发展尚不足十年,还处在萌芽阶段。但随着疾病谱的变化、老龄化时代的到来,以及慢性病的困扰,在中国可以预见的将来,健康管理也将迅速成为维护健康、预防与控制疾病的主流。现阶段,在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典型的代表是康美药业(600518,股吧)(600518)与中国人保合资成立健康管理公司,其提供健康检测、健康评估、健康指导、养生保健、就医服务等健康管理服务,选择北京、广州两个城市设立健康管理服务网点,探索健康管理服务和运营模式。
当前,健康观念和服务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,“大健康”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,未来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。 |